建筑学专业介绍
学制:5年,修业年限:4-7年,授予学位:建筑学学士
简况:建筑学专业源于 1958年成立的内蒙古建筑学院,1961 年院系调整并入内蒙古工学院,专业建立初期培养的 3 届本科生成为了自治区最早的一批建筑师。建筑学专业 1985 年恢复招生(四年制),1995 年经教育部批准调整为五年制。新世纪起,建筑学专业进入快速发展期,2002 年获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 年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2008 年获评自治区重点学科,2009 年首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2011 年获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 年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获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被列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7 年接受“堪培拉协议”组织的国际观察,2019 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以“优秀”通过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复评,同年获批建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2023年获批自治区一流学科。专业办学紧密围绕草原人居环境建设,聚焦地区服务,培养体系特色鲜明;强化大师引领,教学团队协作密切;注重校际联合,学生国际视野开阔;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效果明显;优化教学环境,专业育人氛围浓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和艺术综合素养,关注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研究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
培养目标:围绕草原人居环境建设人才重大需求,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走向国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拥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建筑学科理论、方法与技术,具备跨学科资源整合能力,具有创新创业和持续学习意识,能够在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建筑设计、技术研发、教育科研、工程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39人,其中高级职称23人,硕士生导师25人,校外兼职导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在读博士11人。
核心课程: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原理基础、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建筑构造、建筑结构选型、建筑物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筑师业务实践、认识实习、古建筑测绘、建筑建造等。
城乡规划专业介绍
学制:5年,修业年限:4-7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简况:城乡规划专业申办于2002年,2003年开始招生,2020年通过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评估,目前是自治区一流专业,学校优先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与内蒙古地域特点及地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已经成为自治区城乡建设和空间环境研究的基地与摇篮。2011年获批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2013年正式招生,被列入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建设学科。在国内外交流方面,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韩国釜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14所国内知名院校进行暑期夏令营、联合毕业设计交流。
培养目标:围绕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人才重大需求,专业根植于内蒙古、面向全国、展望世界,结合地域空间特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要求具备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人文素养和身心素质,拥有国际视野、现代意识和健康的人际交往意识。培养毕业生适应国家城乡建设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理论与应用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在未来发展中能够在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管理、咨询、教育、科研”等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1、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正确的空间规划实践和研究价值观;2、具有全面的城乡规划知识体系,扎实的空间规划设计能力,先进的技术工具应用能力,综合的专业问题调查、研究和解决能力;3、具备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表达能力与相关领域国际视野,具有一定的规划管理与决策能力;4、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素质,在不断的学习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能够通过继续教育和工程实践不断拓展。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9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硕士生导师12人,校外兼职导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在读博士7人。
核心课程:城乡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城乡规划导论、城乡规划原理、城市建设史、区域规划概论、城市设计概论、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数字技术与城乡规划设计、城乡生态与环境规划、城乡基础设施规划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规划师业务实践、认识实习等。
风景园林专业介绍
学 制:5年,修业年限:4-10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简况:风景园林专业可以追溯到2002年城乡规划专业(下设风景园林方向),2010年获批风景园林专业,2011年开始招生(五年制),同年在城乡规划硕士一级学科下设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方向,2020年获批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MLA)授权点。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培养风景园林工学学士的院校,也是国内较早开设风景园林专业的院校,与国内知名设计机构建立了联合培养基地,并聘请国内著名设计师兼任硕士生导师。依托人居环境领域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三位一体构建的特点,凸显风景园林专业建筑类工科的设计实践特色。与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紧密融合,共享平台,融合了建筑学、城乡规划、生态学和艺术学等多学科基础,注重风景园林基础理论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植物与应用、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风景园林毕业生近年平均一次就业率为95%,考研率为26%,位居学校前列。在国内大型设计机构、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及园林行政管理部门、大型房地产公司等单位就业。进入硕士阶段学习深造录取院校为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日本三重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京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
培养目标:立足地域,面向全国,建设祖国北疆地区一流、国内知名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致力于生态环境改善,保护地区风景资源,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掌握风景园林专业基础理论,具备风景园林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规划设计机构、管理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风景区、城乡园林绿地、城市景观、风景园林遗产、旅游游憩、国土空间等方面的规划、设计、保护与管理等工作。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学位教师3人,海外学历4人。
核心课程:风景园林学导论、中外风景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原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景观生态学基础、风景园林遗产保护与设计、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风景园林植物应用、风景园林工程与管理。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认识实习、专业调研、风景园林师业务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环境设计专业介绍
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简况:环境设计专业历史可追溯到1993年创办的建筑装饰技术专业(专科),2006年开始本科招生(室内设计方向),2013年更名为环境设计,2016年,获批设计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2021年,本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4年,新增设计专业型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设计领域)。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与内蒙古地域特点及地区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已经成为自治区空间环境人才培养基地。在国内交流方面,与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15所国内知名院校进行联合毕业设计交流。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植于内蒙古、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致力于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地域文化传承,掌握环境设计基础理论,具备环境设计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教育、研究、教学、设计、管理等部门工作。
本专业毕业生在毕业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具有良好的修养和道德水准;具有能够拓展自己知识的能力;作为成员或骨干,能够在用人单位中独立承担专业领域的工作;在环境设计行业及相关行业内具有一定竞争力,且有能力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17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硕士生导师7人,博士学位教师3人,海外学历1人。
主要课程:设计初步、环境设计导论、专题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基础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艺术设计综训实习、认识实习、毕业设计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在教育、研究、教学、设计、管理等部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