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专业简介
法学专业(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法学专业自2002年成立以来,紧跟国家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立足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目前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法学人才的重要办学实体之一。2002年开始招收法学专业本科生、2008年开设法学双学士学位、2011年依托内蒙古科技厅项目开始招收法学(知识产权方向)双学位,2020年获批法律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开设法学辅修专业。法学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名,高职称及博士学历人数占比较高,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讲师8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9人。
专业特色。法学专业围绕教育部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培养方案,初步形成生态环境资源法、知识产权法、中蒙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积极探索“能源+、数据+”等领域的交叉课程,以“平台课+核心课+模块课+技能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加强实践育人,落实能力为本的专业培养要求,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努力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基本形成“专业+书院制(科研与实践团队)+实践基地”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专业基础宽厚、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级应用型法治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检察、审判、律师、公安、监察、仲裁、法律顾问、司法行政管理、新能源企业、知识产权代理、环境资源评估等工作,以及法律教育或法学研究等工作。法学专业每年均有大量毕业生通过司法考试,并进入到公、检、法、司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精神。近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在多个一线城市及省会级城市取得了显著业绩,多位校友成长为律政精英,个人兴办律师事务所或成为律所合伙人。在科研领域,多位毕业生进入天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宁夏大学、内蒙古大学等著名院校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社会工作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专业建立于2004年,是内蒙古最早开始招生的本科院校之一。2009年获批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入选国家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成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2013年获批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016年获批专硕学位点授权,2017年参与全国社会工作百校对口扶贫计划,2019年获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经过二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现已形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专业发展模式,已经为全国、自治区输送1300多名优秀毕业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和全国重要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2024年ABC中国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排名内蒙古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为B+层次全国前25%专业,位居38名;2024中国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排名中,内蒙古工业大学社会工作为B层次专业,位居116名。
专业特色。社会工作专业经过长期建设与改革,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强调专业价值观的引领,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教学,突出方法、技能训练,拓展学生能力广度。已经形成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强调方法和技术训练的临床社会工作课程、强调服务与管理能力的领域社会工作课程、强调地方治理实践的生态社会工作课程。在多地建设多个社会实践基地,开展丰富的课程实验、实习实践,建设“学子汇”校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特色示范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特色人才培养品牌“见微书院”,育人成效显著。多次承办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及其专委会年会、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研究生论坛等全国学术会议,创办内蒙古社会工作教育论坛和内蒙古社会工作高校联盟,办学影响力显著提升。
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为应用型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阔,既可从事专业服务工作,考取社会工作专业水平考试证书,开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也可在社会工作部、民政、社区、社会保障、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基金会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团体,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社区建设与治理、社会福利与救助、社会政策贯彻和倡导等工作;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工作专业能力,在企业、学校、公共卫生服务部门以及政府机关开展专业服务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组织工作等。近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多名学生被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河海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等知名院校录取,高比例在政府、部队、基层、社工机构和大型企事业单位就业,成长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