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我校于2004年在自治区率先 申办软件工程专业,一直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为目标,大力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每年招生4个班级,约140名学生,至今已有毕业生17届,分布于区内外,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专业及课程建设成果丰硕,软件工程专业2012年获批自治区品牌专业,2019年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国际工程认证自评报告审核通过,2023年获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离散数学导论”课程获批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获批自治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获批校级线上线下混合式示范课、思政示范课、在线课、线下课等多门课程。获批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2 个。获批省部级教改项目多项。
软件工程专业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服务国家战略和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推动新工科建设,实施工程教育认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并走向国际化;在培养过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工程实践环节,大力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通过与青岛软件园等企业实施校企合作办学,引入企业优质资源,在培养方案制定、实习基地建设、综合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共建专业实验室等多层次开展了深层次合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1985年。经过40多年的建设,现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形成了完整的本、硕人才培养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2007年获批自治区品牌专业,2013年获批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自治区计算机类唯一获批专业),2020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善先进的实验条件,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室、网络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机房等,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条件。
专业立足于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努力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在计算机应用、嵌入式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并设立了对应的专业方向,主要课程包括核心课程(编译原理、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电路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编程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Python语言程序设计、MATLAB基础)、嵌入式开发课程(嵌入式微控制器及其应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硬件设计、导航与遥感技术)、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基础、计算机图形学导论、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模式识别)和实训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设计、嵌入式项目基础实训、嵌入式项目综合实训、软件项目综合实训、移动终端项目实训、专业创新实践、网络工程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本专业以“重视理论基础、突出实践能力”为特色,着力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在培养计划中纳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设置了社会就业热点课程群。学生毕业后,可到高新技术公司、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科学技术(涵盖信息科学、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智能技术、医疗、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的开发、设计、管理、测试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广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
网络空间安全专业介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以“重视理论基础,突出时间能力”为专业特色。面向自治区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数字产业、军事公安、机要密码等领域,适应国家和自治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培养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了解网络安全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掌握扎实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知识,能够综合应用网络空间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网络空间安全及相关领域中从事规划、设计、建设、开发、管理、维护、评价、研究等工作。
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WEB 程序设计、LINUX 系统与网络服务配置管理、现代密码学、网络安全概论、网络管理与安全、网络攻防技术、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编程等。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复杂的大数据工程问题的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项目组织能力;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经过毕业后五年左右的工程实践,能发展为可以独立完成大数据项目设计开发、数据挖掘与分析、大数据综合应用的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导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技术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够从事基于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交通等领域大数据平台的运维与开发、大数据的分析与智能计算等相关科研 与开发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人工智能专业介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人工智能专业立足自治区、面向全国,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原理、数学建模和机器学习等方面专业理论知识,具备运用人工智能方法、技术和工具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智能交通、政府治理、智能气象、教育教学等“人工智能+”领域从事科研、开发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经过5年左右的工程实践和职业锻炼,具有成为高级算法工程师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主要课程:人工智能导论、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机器学习、模式识别、人工智能原理、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导论、数据结构与算法、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嵌入式开发技术等。
就业前景:毕业生能够在智能交通、政府数据治理、智能气象、教育教学等“人工智能+”领域从事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与设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相关科研与开发工作,也可以在IT领域从事人工智能应用和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