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土木工程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源于1951年成立的绥远省高级工业学校的土木科,1958年成立内蒙古工学院时设立本科专业,2005年被学校列为首批建设的“校级品牌专业”,2006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20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2年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评估;2017年通过全国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本专业依托学院拥有工程力学二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结构工程”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培育对象。
专业拥有内蒙古自治区土木工程结构与力学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建筑检测鉴定与安全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平台,5个自治区级教学和科研团队,15个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本专业在内蒙古及西部地区基础建设行业具有较大影响,肩负着为自治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科研项目220余项,先后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30余篇,许多科研成果在工程建设中经转化获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专业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为人朴实、作风务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具有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的,能够胜任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诊治与加固、项目规划与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综合运用土木工程学科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解决土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主要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环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概论、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建设法规、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工程地质、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钢结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建筑钢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施工、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基础、大数据分析与挖掘、BIM技术及应用、工程结构设计软件应用、环境保护与绿色建筑、砌体结构与木结构、土木工程概预算、专业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施工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就业前景:适合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诊治与加固、项目规划与开发、行业主管部门等机构从事建筑工程相关工作。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简称“建环”)能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须的人工环境;基本任务是为社会各领域建设和管理人工环境工程系统,形成“人工环境-自然环境-能源”三者之间的可持续关联关系。建环专业综合了多门现代科学,综合应用了通风、空调、制冷、热能、自控等传统技术和信息、数据、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新兴技术。
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前身是“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专业,成立于1990年,同年开始本科、专科招生。于1998年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13年更名为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2006年获得“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2016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2020年通过专业评估(认证),同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通过专业评估(认证)复评。202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经过35年建设,具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支高素质与能力的“双师双能”教师队伍,71%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85.7%的教师具有工程实践背景,聘请了14位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专业立足于内蒙古、面向全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经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绿色低碳理念、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能够系统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胜任建筑环境、建筑节能、区域能源领域的规划设计咨询、施工安装、运营管理、节能改造、系统保障及研发制造等工作,成为为人朴实、作风务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毕业生可进入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这四大用能主体,从事人工环境营造和能源管理。就业单位主要包括各类工程咨询服务公司、设计研究院、工程建造公司、工程运维管理公司、电力燃气热力等能源公司、环境与能源管理机构。执业身份主要是咨询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建造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或者行政管理者。有志于产业经营的,可自主经营前述各类公司。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学 制 :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给排水学科与工程专业以水的社会循环为研究对象,以水质为核心,聚焦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工业水处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海绵城市及雨洪控制、消防工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综合管廊、绿色建筑、城市节水、智慧水务等领域,研究水的开采、净化、加工、输送、回收、利用、再生回用以及清洁排放等工程技术问题。
培养目标:本专业扎根内蒙古,面向全国,服务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人朴实、作风务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胜任力,具备良好的给排水工程师素养,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环节:水质工程学、给排水管道系统、建筑给排水工程、水处理生物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工艺设备基础、给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泵与泵站、水工程施工等核心课程,以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

交通工程专业
学 制 :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内蒙古工业大学交通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98年设立的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2002年开设交通工程专业,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1年获批交通运输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开始招生硕士研究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点高校。2019年开始与企业合作开设交通工程专业(智能交通方向)。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立足北疆,面向全国,围绕“发挥人才培养和学科优势,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历经多年积淀发展,培养出了大批集实践与创新能力于一体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交通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以捕获交通需求为抓手,以物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经济学、系统工程学等课程为基础,开设智能交通系统、交通规划、管理、控制等专业核心课程,融入力学、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等土木相关课程,形成融合跨多个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以此培养学生解决交通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实验室具备模拟车辆编组、无人驾驶、智能网联等各种仿真实验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发能力。此外,实验室还具备多源立体感知条件,借助无人机实时采集交通流参数,借助AI智能识别,实时识别车辆及行人违章行为等。
培养的学生可以从事智能交通系统设计、交通大数据处理、城市交通规划、交通控制与管理等工作,还可以从事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工程勘测、设计等工作。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
学 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内蒙古工业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前身是1985年设立的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先成立的公路与城市道路本科专业。1998年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专业调整,将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与建筑工程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设置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2011年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土木类特设专业,设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2022年获批内蒙古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立足北疆,面向全国,历经多年积淀发展,已成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以交通运输工程和土木工程基本知识为基础,主要涵盖道路、桥梁、隧道等结构的勘测、设计和施工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与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诚实守信、艰苦朴素、团结协作的品质;同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所覆盖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和自治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领域培养了一批踏实肯干、扎根北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签署了6个校内外实习基地,专业实验室面积1217m2,实验设备200台(套),价值1625万元。拥有大创中心、BIM中心、3D打印创新实验平台,为学生的实践、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